买二手房被骗170万!血淋淋的教训!
把170万的买房首付直接打给了卖家,没想到房产证没拿成,还落得“钱房两空”!
这是最近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例。
想起买二手房的经历,王先生欲哭无泪。
纠纷过了将近一年,到现在都没解决。
超过1/4的人不知道,在二手房交易中,有一个能保障资金安全的关键环节,叫“资金存管”。
经过血淋淋的教训后,才学到的这个常识,非常有必要分享给最亲近的人。
责任该归谁?王先生要怎么拿回170万?
事发后,中介承认,她在微信看到卖家发了出租商铺的朋友圈,就以为她拥有商铺。
实际上,她并不清楚资产情况是否属实。
真的是让人无语。
原来靠朋友圈卖人设,还真能让别人误以为你住别墅开游艇。
中介拍胸口说的“出了事公司会负责”,事后就开始“踢皮球”。
门店经理说:
“中介并未欺骗客户,只能保证该房源可正常交易,无法保证客户的行为,无法核实客户的心理,也无法退还中介费。”
看看,连中介费都不愿意退呢。
政府也表示,爱莫能助。
市住建局说,“对于中介公司的行为,我们只能协助调解,并无处罚权。经调查后,若情况属实,将帮助王先生与中介机构调解。同时,因金额太大,且无法保证调解的效果,建议王先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律师也认为:“此事件中,中介作为居间方,与买卖双方签署了居间合同,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但如何界定责任还要看居间合同的约定以及其他履行合同中的相应证据。”
留给王先生的选择,只有打官司。
可即便打赢了,要是卖家名下一点资产都没有,170万追不回来。
银行才是抵押债权人,房子还要变成法拍房。
进退两难的王先生只好跟卖家协商,让自己先入住,卖家继续还房款。
一天贷款没还清,房子都不能过户,所以王先生相当于花170万,住了长租公寓。
换作你,甘心吗?
像王先生这样的人,绝对不少,可能你身边就有。
权威机构《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调查显示,如今二手房交易纠纷十分普遍,接近1/4的消费者都遇到过。
7成消费者都表示,基本不了解二手房交易的主要环节。
69.3%的消费者基本不了解二手房交易的主要环节,61.7%的消费者不清楚主要风险
近几年,我国房产交易发生的法律纠纷案件逐年攀升。
2010-2018年这八年间,相关案件总量是128万件,平均每年递增30%。
仅2018年,就达到了30万件!
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就是例外。
调查还显示,有近2成的消费者会直接将首付款给卖家……
心也太大了吧?
上淘宝买双袜子也不敢直接打钱给商家,买房子怎么就敢信卖家会一手拿钱一手交货?
这中间,缺少的就是风险意识,和慎重周密的思考。
王先生遇到的麻烦并非孤例,有机构统计,仅2018年,房产交易纠纷案件数就达到了30万,大额的资金纠纷已经成为了房地产案件的导火索。
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调查5000余份样本发现,近1/4消费者曾遭遇过二手房交易纠纷,遭遇定金或房款损失的达到16%,其中近两成是由于卖方违约。
上述调查还发现,近7成消费者表示不了解二手房交易流程的主要环节,超6成不了解其中风险点。
据悉,规避资金纠纷风险的最有效方式便是资金存管。简单来说,是将客户的房款放在“第三方存管机构”中,待交易成功后,再将房款解冻至业主账户,若交易失败,资金会返还给客户。
实践中,各地常见的资金存管方式有以下四种:
一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存管;二是城市本地合作银行存管;三是依靠当地政策性监管,如部分城市由住建委进行资金监管等;四是通过行业专业机构合作存管。
总之,提高安全意识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不要在这里栽跟头。
一定要学几招,保护好自己(的钱包)!